English

话剧表演:怎能等同生活

1999-07-29 来源:光明日报 黄福群 我有话说

目前,一些话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抛弃传统话剧所特有的“话剧腔”,该激昂时不激昂,该深沉时不深沉,而是信口由己地“耍贫嘴”、“念文章”,无感情投入将舞台表演等同于自身的生活照搬,且美其名曰“生活化表演”。对此,不仅资深老话剧演员和话剧表演艺术研究者表示质疑,也令观众对话剧的兴趣渐减。这种“离经叛道”之举,引发较多有关人士的关注,有褒有贬,评说不一。

其实,这种所谓的“生活化表演”由来久矣,1887年3月30日,法国安德莱·安图昂在巴黎创办“自由剧场”,剧作家让·柔琏便宣称“演员必须表演得好像在家里生活一样”。至本世纪30年代,著名德国戏剧导演皮斯卡托进一步强调演员应当完全模仿生活。他把感情排除于戏剧之外,要求观众思考、学习,并不要求观众有所感受。他主张观众进入剧情后必须潜心静听,不通过任何亚里斯多德式的感情净化,单凭所见所闻而受激励。这类追求自然主义的所谓“生活化”的理论,其致命处在于要求艺术与现实相等。歌德曾说:“艺术家无须一味地忠实于自然,他应该忠实于艺术。对自然的最精确的摹仿,还不一定能够创造出艺术作品,而很可能的是,一个艺术作品尽管已经几乎见不到自然的踪影,却还能得到人们的喝彩。”50多年前,郑君里先生在他的《角色的诞生》中,对“生活化”演技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他们最讲究表演得自然而随便,要圆润而没有棱角,而很少去关心所表演的是什么。……他们表演时,内心模棱而空虚,只是顺手拈来一些自然生活的表象。这病根在于他们对现实的冷淡,对创作的怠工。他们很少睁开眼睛,竖起耳朵从现实里摄取创造的资料,而往往凭一些概念或‘想当然’的想法就去演任何角色了。”

艺术毕竟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摹仿,而是有它自身规律可寻的。有人认为:艺术应该在本质上是真实的,但不一定一切都是逼真的。在戏剧艺术中,假定性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美学思想之一,这一译自俄文的假定性,其第一意是“预先约定的”,舞台艺术的限制使戏剧在物质现实的再现上成为最富于假定性的艺术,成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预先约定”了的最重要表现。如今话剧舞台上的“生活化表演”,将剧中人物返朴归真到生活中的人物一样,成为“没有表演的表演”,除了很大原因在于有些话剧演员对话剧艺术不愿钻研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有不少话剧演员近年大都介入、投入影视剧表演,使得他演影视剧片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超过演话剧,舞台艺术上的假定性的感受越来越少,越来越陌生。话剧艺术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形式,它是以演员装扮成人物的当众表演为最基本的物质表现手段的。这就是说,“没有演员、就没有戏剧”。

因此,我以为这种与戏剧的假定性相对立的“生活化表演”在话剧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双方产生的“预先约定”的合作关系(创作原则、程式表现手段等)越少,演员的表演艺术质量也就越会下降,从而导致演员的没有表演,不会表演,最终只能退出他的舞台剧场,终结自己的表演艺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